陳靖姑助僧人 修建萬壽橋
http://www.sglrg.cn 2018-12-18 15:19:30 【字號 大 中 小】
泉州王姓小伙到福州南臺萬壽寺為僧,法名“法助”。他見閩江浮橋常被洪水沖斷,屢修屢壞,行旅不便,便倡議建造石橋。法助四處募集資金,并派弟子吳道可上京奏明皇帝,得到元成宗鐵穆耳可汗的嘉許,奉旨修橋。
煙臺山下,有一條修煉了幾百年的白刀魚精,脾氣極大。龍潭角是一個穴地。閩江進入福州,都要在龍潭角打一個轉,傳說就是因為要向白刀魚精請安,然后奔流入海。若路過此處不向白刀魚精請安,它來了氣,就會施法破壞。
大德七年(1303),法助在龍潭角旁建萬壽橋,破了白刀魚精風水。
白刀魚精大怒,力阻建橋。白天,法助領人把巨石沉入江底,壘作橋墩基礎;夜里,白刀魚精不斷沖石拆橋墩,令法助白天勞作成果付諸東流。法助無奈,就求觀音相助。
觀音掐指一算,便知江中白刀魚精作怪,于是找來陳靖姑,叫她勸說白刀魚精改邪歸正。原來,白刀魚精是陳靖姑頭上的一支白銀簪。有一次,陳靖姑施法祈雨時不慎掉入江中,化成了白刀魚,多年后修煉成了精。
陳靖姑一貫仗義行善,自然出手幫助。
那天,法助白天指揮眾人在江上壘起主橋墩,晚上白刀魚精使勁地以身撞擊橋墩,想把橋墩毀壞,隨水流沖走。第二天天亮時,白刀魚精還在撞橋墩,被法助發現。法助把隨身帶的“木魚”拋進江里與白刀魚精廝殺。白刀魚精拼盡全力往橋墩撞去,橋墩一下子歪了。眼看前功盡棄,法助傷心欲絕,眾人皆垂頭喪氣,認定閩江難建石橋。
正準備散去,忽見祥云飄來,陳靖姑立于云端之上,大聲對還在挾水攜浪撞擊橋墩的白刀魚精厲聲喝道:“休逞兇狂!”白刀魚精見來者是主人,只好收了野性想轉身離去。陳靖姑說:“慢走,先向法師道歉,否則頃刻命亡?!卑椎遏~精見陳靖姑滿面怒容,毫不客氣,只好遵命,規規矩矩地向法助道歉,并保證不再阻攔建石橋了。后來,萬壽橋就順利建成了。